端午节假期
马上就要来啦!
多地高考也已经画上句号
许多考生表示:
终于自由啦!
但是
家长和老师们
一定记得提醒孩子:
放飞自我的同时
千万要
注意疫情防控!
注意高考诈骗!
注意个人安全!
千万不要“撒欢”玩
安全才是第一位的!
河南省疾控中心重要提醒
当前,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,国内广州、佛山等地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,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。端午节临近,人员流动加大,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增高。广州市、佛山市已通告要求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省,确需出省的,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为此,河南省疾控中心温馨提醒,旅居广东的“河南老乡”们最好能就地过端午。同时,大家要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,始终绷紧疫情常态化防控这根弦,继续保持警惕,坚持个人日常防护不松懈。
一、倡导就地过节
在广州、佛山等地尚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封闭、封控区域的情况下,请旅居广州、佛山等地的“河南老乡”们就地过端午。确需来豫返豫者,请在离开上述区域和抵达目的地的第一时间主动向家乡所在的村(社区)及单位报备出行情况和健康状况。
二、合理安排出行
近期,在豫人员若非必要,不出境,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出现本土疫情的地区旅行及出差。确需前往的,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(村)和工作单位报备,并做好个人防护;返豫后,应主动向所在社区(村)和工作单位报备相关情况,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。
三、尽量减少流动
端午节期间,倡导河南省居民省内旅游,减少旅途感染风险。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外出、接触和流动,尽量不参加非必要的聚会等活动,少去商场、剧院车站、码头等人员密集或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,如确需前往,注意做好个人防护。
四、严格隔离观察
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、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(含无症状感染者)有轨迹交叉者、有封闭封控区域旅居史者、健康码为红码的返豫来豫人员,请配合落实当地有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等措施。有境外旅居史者,配合落实集中隔离和后续的居家健康监测等措施。
五、增强防护意识
请广大群众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,养成随身携带口罩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的习惯,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人员密集场所时做到佩带口罩,勤洗手,常通风,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,不扎堆,不聚集,注意咳嗽礼仪,倡导公筷公勺等健康生活方式。
六、持续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
“端午”假期期间,自己和家人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症状,请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主动、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、活动史和接触史,就医过程中请佩戴医用口罩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七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
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手段,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安全,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,按照当地安排,有序接种疫苗,让我们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。
今日起河南集中开展新冠疫苗第二剂次接种
按既定的总体工作安排,从6月10日起,全省将集中开展新冠疫苗第二剂次接种工作。已经接种过第一剂次的居民,在接种满21天后要有序到原接种点完成第二剂次接种。在此期间,有出国和其他疫情防控等特殊需求的人员,仍可预约接种第一剂次疫苗。
高考后
疫情防控
预防溺水
注意人身安全
…………
这几点一定要牢记
01 疫情防控
高考结束了,但是疫情防控这根弦可是不能松。
高考结束后,可以适当放松心情,但是进出公共场所、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口罩,勤洗手;居家的时候要保持空气质量优良,勤通风,定期消毒;无论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,提倡“餐具专用、合理分餐、使用公筷”等。
总之一句话,小编提醒,不能因为高考结束就“撒欢儿”,日常防控牢记心间。
02 预防溺水
高考过后,气温比较高,由于缺乏安全意识,每年都会发生学生溺水悲剧。
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,如果游泳,要到正规的游泳馆,不要到荒郊野外野泳,也不要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。
在游泳池或在海边游泳时,要弄清深水区的位置,若不是游泳高手,要佩戴救生圈加以保护。
发现有人落水施救时,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,不能盲目下水救援,要量力而行、科学施救。
03 交通安全
高考结束后,很多考生会选择外出聚会、游玩。家长应提醒孩子,出行要当心,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,切莫酒后驾车。
坐出租车时,要乘坐正规出租车,在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,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,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。
要切记: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不仅不安全,更是违法行为。
一定要告诉孩子,不要和陌生人搭伴出游,外出游玩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。
04 身心安全
考试结束后,很多孩子喜欢和同学互对答案,考试内容可以交流,但是心态要摆正,不要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。
考试全部结束后,建议家长要适当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,由于过长时间的紧张学习给孩子带来压力,考生会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,家长可带孩子去旅游、散心,放松心情,调整不良情绪。
家长要合理询问考生的考试情况,适时鼓励和开导孩子。没了高考的束缚,许多考生通宵上网,不分昼夜地疯玩,家长和老师要提醒考生考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不要过多沉迷网络,不要过度放纵自己。
05 打工安全
高考结束,有考生选择找寻兼职、实习等工作充实自我、积累经验。不过,初接触社会的孩子,社会阅历浅,容易被“高薪”虚假招工信息诓骗。
在寻找暑期工作时,一定要擦亮双眼,警惕用工陷阱。防止“黑中介”的诈骗,到有资质、信誉好的正规中介找工作,不随意相信网络上的兼职广告,对要求先交定金和保证金的工作,一定要警惕。
不抵押任何证件,用工单位要学生用本人的有关证件做抵押时,一定要拒绝,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;要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,并签订劳动合同。
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到暑期工,要告诉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现阶段的工作能力,打工还是应该以接触社会、积攒经验、提升社交能力、锻炼工作能力为主要目的。
06 个人信息安全
高考结束后,考生们将会经历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,不少人喜欢拍照晒到朋友圈,与大家分享喜悦。
小编提醒,有6样东西不要晒,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。
1.准考证不能晒。
高考结束了,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。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,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。
2.身份证不能晒。
即使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做了模糊处理,但在稍懂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手里,分分钟可以恢复或加以改造利用。
3.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。
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最多的号码,高考成绩查询、录取结果查询、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。
4.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。
考得不错的考生晒一下成绩似乎可以理解。但是,这类照片同样会暴露考生号、姓名等重要信息。
5.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不能晒。
志愿填报除了要在网上操作,还需要考生填写纸质表格并签字确认。有的考生为了留念会对纸质表拍照,但是千万别晒出去,以免个人信息泄露。
6.录取通知书不能晒。
录取通知书晒晒信封或封面还可以,内文就不要晒了。考生的照片、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准考证号、考生号、录取专业甚至大学学号都在上面,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这些信息,考生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。
07 运动安全
做运动千万别逞强,累了就停下来歇歇。
很多准大学生在高考前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,现在终于有了闲暇,一些家长开始督促孩子锻炼身体,强健体魄。
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,但也要提醒孩子注意,如果平时没有运动习惯,在接触剧烈运动时,一定要考虑身体承受能力,如有不舒服,就立即停止,千万别硬撑着。
08 谨防诈骗
“花钱就能改分”、“我们内部有指标”、“可以低分跳档录取”……听起来很让人“心动”?别上当!这些都是骗钱的!
每年的高考,无数学子为实现自身求学梦想而努力拼搏时,一些心怀叵测的诈骗分子也正在搜寻合适的“猎物”。
当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,欲谋求通过“特殊渠道”送孩子进入更好的大学和专业时,他们并没有意识到,自己正慢慢咬上诈骗分子手中钓钩上的诱饵。
1、教育补贴诈骗
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,最易高发。通常情况下,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、减免学费、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。此时,切莫大意轻信,而将个人身份证、银行卡或各类支付账号或者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告知他人。
2、提前查询考分
首先,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,称可查询高考成绩,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。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,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,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。
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,要求家长付款查询分数。对此,警方也郑重提醒,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,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。如果不慎点击,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工具,确保资金安全,并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。
3、篡改考生志愿
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,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,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。对此,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,妥善保管密码,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;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,任何部门、学校、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。
4、分数不够花钱可“补录”
“补录”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,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,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,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。
在一些骗局中,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,可以购买“内部指标”“计划外指标”。对此,警方提醒,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,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、录取费、指标费的“招生指标”,一律不能相信。
5、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、高考补贴等诈骗。
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,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,冒充高校工作人员、教育部门工作人员,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,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,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。
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,汇款给对方,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。对此,警方提醒,当接到自称高校、教育、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、信息,要发放“国家助学金”“返还义务教育费”“助学扶助款”时,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。
6、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
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,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,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,以骗取钱财。
不仅会使用和学校相似的校徽、logo,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,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。为此,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,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。
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一句,对于高考,唯一正确的态度便是考试前刻苦学习,考试时稳定发挥,考试后坦然面对。
没有什么可供投机取巧的“捷径”,也没有神通广大的“能人”为你打开“后门”,更不会有“花钱改分以便改命”的大馅饼从天而降。千万别因为一时的“鬼迷心窍”落入那些早在坐等你入坑的“诈骗陷阱”中,你若不琢磨歪门邪道,自然骗子也就无从下手。
在让孩子彻底“撒欢”之前,
小编想要提醒大家,
有些安全事项,
一定要注意!
有些事儿,
别觉得不是事儿,
等到真的出问题就晚了。
声明:除本站原创文章外,分享和转载的文章仅做交流学习使用,非商业用途。如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改正或删除,确保您的权益,感谢支持!